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苍茫辽阔的大地上,一场与风共舞的壮丽攻坚正在进行。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标段二(450MW)EPC总承包工程的核心战役——风机吊装,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巍然矗立于戈壁风口的白色巨人,不仅将呼啸的朔风转化为澎湃绿电,更在天地间刻下人类清洁能源征程的崭新坐标。
一、直面极端挑战,勇闯风电建设“无人区”
布尔津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此地丰富的风能资源,却也为风机吊装工程设置了重重阻碍。项目风电场地处东经86°32′41.28″ - 86°53′09.83″,北纬 47°35′27.18″ - 47°59′46.86″之间,海拔 400m - 900m,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变幻莫测的天气,成为工程团队必须征服的 “拦路虎”。即便有国道 、省道等道路提供运输便利,在复杂地形中运输和吊装高达百米、重达数百吨的风机设备,依然充满挑战。强风、沙尘等恶劣天气频繁出现,施工窗口期极为短暂,对工程进度与安全形成巨大考验。
明威吊装|新疆布尔津风场
二、创新技术赋能,锻造风电建设“中国方案”
面对艰巨挑战,工程团队以创新为刃,打造出一套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施工前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等先进技术,对当地地形地貌进行全方位、高精度扫描,并结合地质钻探数据,精准评估地基承载力,确保每一处基础都坚实可靠。气象监测团队 24 小时值守,借助气象雷达、数值天气预报模型,提前捕捉天气变化,精准锁定风速≤5m/s、无降雨的施工 “黄金期”。在设备选型上,选用履带式起重机如徐工 XGC15000A,其强大的爬坡能力和稳定的吊装性能,能在崎岖山地中如履平地。全地面起重机则凭借出色的机动性能,实现各风机点位间的快速转移。同时,经过多次模拟推演的吊装方案,对吊装路径规划、设备分段运输、安全距离设定、应急预案制定等细节进行精心考量。
风电吊装工程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关键、最具标志性的阶段之一。它意味着项目已经从基础施工、道路建设等前期工作,进入到核心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的实质性攻坚阶段。吊装大型风机技术难度高、受天气影响大,是整个工程的难点和重点。进入风机吊装核心环节,更是将技术精度发挥到极致。塔筒分段吊装时,借助激光测距仪、经纬仪等设备,将每段塔筒对接间隙控制在≤2mm,通过千斤顶微调,使垂直度偏差保持在≤0.5‰;机舱就位时,吊点精确设置在重心上方,吊索与铅垂线夹角≤30°,起吊速度控制在≤0.5m/min,液压对中装置使机舱与塔筒法兰同轴度达到径向偏差≤0.05mm 的惊人精度。
明威吊装|新疆布尔津风场
三、绿色经济双丰收,书写能源转型“新答卷”
450MW 风机吊装工程第一台风机吊装的圆满完成,即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从能源供应角度看,项目投产后,阿勒泰地区每年将新增大量清洁电能,大幅降低对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效减少碳排放,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坚实力量。从经济发展层面而言,项目建设带动了当地装备制造、运输、安装等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稳定。如今,布尔津广袤土地上,一台台巨大风机将迎风而立,叶片飞旋,不仅输送着清洁电能,更昭示着我国绿色能源发展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