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持续不断的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化石能源需求大幅回升、价格高涨,但长期来看,碳税的演进,以及可再生能源生产和存储成本的下降,将抵消化石能源的影响力,能源转型大势依然不变。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短期内也可能阻碍能源转型,但与此同时,为应对疫情,一些行业所采取的对策也意味着某些类型能源的需求,尤其是化石能源的需求,可能永远无法恢复昔日荣光。
独立能源咨询和认证机构挪威船级社(DNV GL)近期发布的《2022年能源转型展望》报告预测,到2050年,电力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将达到83%,化石能源占比在可再生能源的挤压下已不足50%;虽然可再生能源短期生产成本较高,但太阳能和风能的产能增长势不可挡,增幅分别高达20倍和10倍;氢能占比将达到5%,纯氢在制造业的应用规模21世纪30年代初期将扩大,以氨的形式用于重型运输将在21世纪30年代末期规模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氢占比稳步增加,蓝氢和蓝氨长期仍将占较大比重;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需要基于当前制定的政策,尽早控制碳排放非常关键,而留给人类的窗口期已十分短暂。
挪威船级社还预测,2024年后,高收入国家的油气需求不再增加,2028年后,中低收入国家的油气需求也将停止增长;经合组织(OECD)国家必须在2043年实现净零排放,其后应开始负排放;中国应在2050年将碳排放降至零;可再生能源仍不够用,去碳量的1/4取决于碳捕集和与土地使用方式改变相结合的方法,如减少森林砍伐。
根据挪威船级社已有的数据和预测,全球煤炭需求2014年达峰,取暖能源需求2018年达峰,石油需求2025年达峰,运输用能源需求2030年达峰,销售乘用车2033年有半数为电驱动,风电2033年超过水电,海上航运能源需求2034年达峰,天然气需求2036年达峰,核能需求2038年达峰,制造业能源需求2041年达峰,2043年全球一半以上的车辆为电驱动,2045年太阳能发电占比为35%,2047年利用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捕集能源排放的5%。
挪威船级社将全球分为十大地区(包括大中华地区,但未列出),从能源使用情况、排放和净零路径选择角度对其能源转型政策进行了梳理,力证全球能源转型的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