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作为大会的另一重头戏——“智能控制与智慧运维专场”在上午9:00隆重开场,来自国内外九位重量级的专家做了精彩纷呈的演讲,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午的精彩内容吧!
(左起:赵岷、苗强、王科)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赵岷先生分享了《海上风电变流器的设计和应用》,从温湿度变化、气候条件、化学活性物质影响、机械条件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问题和需求出发提出了解决的方案,讲解了密封设计、测试标准、加速试验、问题闭环等一系列对策,让与会嘉宾对海上风电的了解更加深入。
成都阜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苗强先生作了《风电控制系统在结冰地区应用》的报告。他指出风电组结冰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机组安全得不到保障,机组损失大大增加,因此除冰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随后详细讲解了几种不同种类的除冰系统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各种除冰测冰原理,为寒冷易结冰地区风机的养护指明方向。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王科先生作了《智能风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御风者 4.0简介》的报告。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科凯前卫公司系统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流程,从控制系统软件架构到控制系统开发平台,将一系列内容详细讲解,让与会代表对这一产品有了清晰准确的认知。
(左起:郑大鹏、揭敢新、Bertram Lange)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郑大鹏先生作了《海上风电机组中压变流系统》的报告。他指出:“所有的整机厂在设计海上风电的大容量的变流器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困惑,就是到底是用中压还是低压,用中压好像比较新,但是从今年看起来也不新了,因为湘电在福建的风场都已经投入发电,而且效果都很好。但是还有很多人不敢选中压,因为没用过,有人怀疑变流器中压到底行不行。”随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的讲解让大家了解了中压在海上风电的应用。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级高工揭敢新先生作了《海上风电电气装备腐蚀防护与测试评价技术》的报告。并提到:“现在“一带一路”也为我们带来一些机会,也为我们带来一些挑战,因为“一带一路”的环境非常复杂,有海洋的、高原的、干热沙漠的什么都有,这些对我们这个产品走出去有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做相应的前期工作。对于海上风电来说同样也有这个问题,如何把风险前移,使它能够在我们设计阶段或者在策划阶段就把这个问题解决,而不停留在后期的维护,进一步降低成本,其实对风电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IEC61400-25用户组主席Bertram Lange先生作了《基于IEC 61400-25的风能通讯》的报告。他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讲解,包括对IEC61400-25标准的介绍,对一些目前已经运行的风电场通讯在欧洲的一些案例的分析,以及对IEC61400-25标准现在用户组成员的介绍。
(左起:李建华、王勇勇、邱纪星)
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李建华作了《风电轴承自动换脂技术》的报告。他指出:“我觉得智能风机这块至少是基于感知这两个层面的一个风机的自我维护,自我保养和自我修复的一种能力,所以说这里我就是讲一下我们后面的感知这块,基本上风机都已经具备了,感这块就是传感、信息采集,知就是评估和判断到底风机是处于什么状态,至于下面怎么动作有可能还需要人工去干预,但是我们这块做得就是自我保养,自我修复这样一个能力。”并为我们介绍了奥特的自动换脂技术
天津瑞能电气有限公司产品维修主管工程师王勇勇先生作了《风机电气坏件的快速维修及质量控制》的报告。他为大家分享的主要是一些风机电气坏件的维修还有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维修市场现状、快速维修团队的建设、维修质量控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四个方面。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电气工程师邱纪星先生作了《基于电气参量的风电机组传动系统运行观测》的报告。他主要分享了五部分的内容,首先是运达风电的介绍,然后是针对目前行业内在风电机组实际运行当中传动部件碰到的实际概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业内目前的具体解决方案,随后是对运达风电相关研究进展的报告分析,最后则进行了工作的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