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

秦海岩是如何理解能源互联网的?

2015-06-09 18:28  来源:中国能源报  点击:22548

如今,互联网已然成为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的引擎,是后发企业颠覆行业先进的利器。“互联网+”当真幻化出无限可能,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商店+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出租车+互联网,有了滴滴快的。对于更为封闭保守,壁垒深厚的能源行业,更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变革和提升,更需要依托互联网为新兴企业逆袭传统寡头提供机遇。
  在当前言必及“互联网+”的语境里,能源互联网也毋庸置疑地成为能源界的显学。能源行业庞大复杂,牵涉广泛,因此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内涵、特征及应用更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不同角色、不同专业都有基于自身立场的定义和诠释。但无论概念如何新颖和丰富,最终都不能脱离其产生的背景和我们使用这个概念要达到的目的。
  能源互联网概念自2008年美国人首次提出后,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近被广泛热议,看起来很突然,实则有着深刻而宏大的时代背景。
  第一大背景就是能源革命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以人力和畜力为代表的柴薪时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煤炭时代和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油气时代,正在向一个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时代过渡,这将是一场以能源生产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型能源革命,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清洁、高效、经济、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而能源互联网正是推进这场革命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