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风电下海困局
面对容量巨大、前景可观的海上风电盛宴,开发商却因各种限制而陷入困境。在技术、管理和电价体系未有突破之时,“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能走多远?
沉寂了两年多的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后,今年底将会迎来新的转机。
2010年5月,4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江苏滨海30万千瓦、射阳30万千瓦、大丰20万千瓦、东台20万千瓦)吸引了众央企巨头的目光,激烈角逐后,分别由大唐新能源、中电投联合体、龙源电力、山东鲁能中标,中标电价在0.6235-0.737元/千瓦时之间。
时隔两年半,作为我国风电行业进军海上4个标志性项目迟迟没有开工。因与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有冲突,其间一度被延误。
好消息是,截至上个月,山东鲁能东台20万千瓦和龙源电力大丰20万千瓦项目已经拿到了海洋、海事、土地、电网等各个部门的批文,并上报国家能源局,有望在今年底核准,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大唐新能源滨海30万千瓦项目,已经完成可研,待海洋环保部门批准后,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核准。
然而,另外一个中标体中电投却没有那么幸运。由于滩涂围垦计划及港口航道规划调整等因素,风场具体场址范围还有待最终确定,项目开工时间再次延后。
第一批海上风电“弄潮儿”的境地,无疑让投资者对这块风电市场的待开垦处女地保持警惕。
我国拥有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风能资源丰富,其中近海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5-25m水深、50m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5-50m水深、70m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
在陆上风电资源几乎被“瓜分殆尽”的背景下,海上风电资源已俨然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全球著名的风电认证机构德国劳式有限服务公司(GL)国际部负责人Fabio Pollocino预测,中国海上风电市场潜力高达750吉瓦。
2010年,在国家打响海上风电的发令枪后,各大开发商纷纷“跑马圈海”,划分势力范围。投资商们与地方政府频繁接洽,在江苏,除了中标的4个企业外,长江三峡、中水电、中广核、国华、华能等开发商斩获了近200万千瓦的海上风能开发资源。
虽然开发商热情高涨,但多位接受《能源》杂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海上风电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受制于电价、施工能力、规划协调等各种因素,现在谈海上风电市场的爆发期还为时尚早。
在上海东海大桥、龙源江苏如东项目以及第一轮特许权招标项目的轮番试验后,海上风电开发遇到的难题和困境都在表明,对于海上风电资源的想象离现实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冲突”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