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人物

金风科技于晨光:风电高质量发展需要多元创新与产业合力

2023-11-20 14:15  来源:金风科技  点击:298

11月16日-17日, 2023第六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在上海召开。金风科技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受邀出席会议,与国内外与会嘉宾、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海上风电产业如何在全球能源转型需求迫切、亚洲海上风电发展提速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纵有疾风千层浪,仍需把舵稳驭舟。于晨光认为,行业发展越快,企业越要坚持长跑理念,毫不松懈抓好产品可靠性、项目经济性、环境友好性,通过多元化和系统性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企业的紧密协作,助力海上风电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机组可靠性是保障项目经济性的不变要求。风电机组要为开发商承担25年稳定可靠的发电任务,绝不能简单追求售价最低。低的机组价格并不一定带来更低的项目造价,也不一定带来更低的度电成本。

金风科技坚持设计合理、质量过硬的海上风电机组,依托完备的质量管理和测试验证体系,让可靠性的提升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用实打实的可靠性事实数据成就客户信赖。据统计,金风科技海上机组平均MTBF超过6,000小时,部分项目MTBF可达10,000小时以上,LPF在0.5%以内。

机组大型化是提升项目经济性的重要路径。风电产业已攻克诸多大型化技术难点。如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16MW机组,成功攻克了超长柔性叶片、大型主轴轴承研发制造、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以一个100万千瓦总容量的海上风电场为例,若采用金风科技16MW机组,相较8MW机组,度电成本降低30%,相同海域可开发规模提升60%。

环境友好性是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金风科技,可持续发展是贯穿所有业务布局的主线之一,环保理念穿透风电机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安装、运维等全流程。根据产品碳足迹核查结果,在金风科技四款风电机组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单位上网电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值最低为3.88g CO2.eq/kWh,最高为4.55g CO2.eq/kWh,不到传统火电的1%,是名副其实的环境友好型低碳风电机组。

高效高质量交付需要产业链伙伴紧密协同。在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金风科技多次刷新了海上超大容量机组吊装速度纪录。恰在会议召开期间,金风科技批量化项目首台GWH252-16MW机组以24小时的吊装总工时,再次刷新了海上超大容量机组最快吊装速度纪录。

必须关注的是,吊装效率极大影响施工周期和项目造价。在浙江、福建、广东等作业窗口时间短、窗口期破碎的区域市场,吊装时间多一倍,项目施工周期中将出现2.4倍的差距,造成巨大施工成本差异。金风科技在工程施工设计及投入上并没有因为平价而降低标准,相反,吊装效率的提升,除了施工装备提升之外,与机组设计、吊具设计选型、吊装工序等方面投入和持续研究密不可分。于晨光特别提到,相比行业70钩以上吊装一台机组的正常水平,目前金风通过创新和工序优化,仅20余钩便可完成一台机组吊装。

行业需要的是系统性降本和价值创造。海上风电降本绝不只是开发阶段整机设备价格降低,要传导至度电成本最优,关注项目整体的系统性成本,通过多元化技术创新推动工程施工等各个环节产生更多价值。

金风科技在平价产品设计、传动链选型及材料选择上,均以度电成本最优为导向,而不是机头成本最优。比如在传动链上选择双轴承外置主轴设计、电控系统及箱变上置到机舱内、研制碳纤维叶片等,虽然增加了机头成本,但却可以带来可靠性提升,以及支撑结构和吊装成本、运维成本的大幅下降。在越南以及我国各海域应用的支撑结构一体化设计技术,将塔架和基础进行一体化设计建模、载荷优化,解决了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风电机组支撑结构受到风、浪、流等复杂载荷作用的评估难题。仅此项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降低风电机组塔底载荷15%以上,降低支撑结构成本超过10%,优化工程量5%。

自2008年亚洲首座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开工至今,过往十余年来,亚洲海上风电在风电机组装备、工程施工、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边界已得到极大拓展,拥有着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培育了菲律宾、越南等四大新兴市场。面向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未来,金风科技将与海内外伙伴继续紧密合作,不仅要将先进的产品技术、施工装备和经验带到新兴市场,更要发挥合力做大做强亚洲海上风电产业链,支撑海上风电行稳致远。